医院动态丨中华民族一家亲,送医下乡助健康

2025-03-31 23:14:34 浏览: 来源: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隆阳区的广大乡村与繁华社区间,一场场温馨而充满意义的义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保山二院”),作为区级医疗的龙头力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密围绕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通过党建引领、医防融合、服务创新、长效机制等多措并举,构建了覆盖各族群众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与医疗惠民的深度融合,共同唱好“中华民族一家亲 送医下乡助健康”主旋律,切实助力健康隆阳建设。

 

 

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芒宽彝族傣族乡芒宽村的空地上。几位大妈相约而来,为了能早些看到专家,早早地就在义诊现场排起了队。她们或交头接耳,或轻声交谈,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希望。见到义诊医生到来后,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嘴里边说“你们辛苦了”,几位群众还热忱的伸出手来帮助医务人员接手里的医疗器械。而在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落里,其中一位大姐,身着红色的上衣,拉起刚到的义诊医生的手,深情地说:“你们辛苦了,早早就来,我是盲人,虽然看不见,但我学过按摩,我帮你按下。”那一刻,医务人员们心底涌上一股暖流,所有的疲惫与路上的颠簸都瞬间融化在这份淳朴与真挚之中。

这样的场景,在保山二院的基层巡诊活动中屡见不鲜。医院党委精心组织“石榴籽”医疗义诊小分队,他们带着医疗设备与满腔热情,深入乡村 、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各族群众送去健康与关爱。

 

 

 

党建引领:三级联动,拓深服务路径

 

保山二院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深化跨区域医疗协作机制。春节期间,医疗队到永盛街道大栗树社区开展“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活动,累计服务各族群众超过500多人次。除了常规的诊疗服务,保山二院还积极对接省级专家、国家级专家,联合卫生院开展“患者不动医生动”的创新模式。2025年2月14日,医院党委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在芒宽彝族傣族乡芒宽村成功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送医下乡助健康”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省、区、乡三级医疗团队的30余名医护人员,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前列腺癌筛查、胆结石/肾结石筛查、中医体质辨识等十余项免费诊疗服务。省级专家李瑞乾教授团队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与深厚的乡情,回到家乡为各族群众筛查前列腺癌,并承诺将持续开展“常回家送医”活动。

柔性引进人才的云南省附二院王剑松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更是每月定期到医院与基层坐诊,带教查房、手术,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群众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了看病就医的负担。

此外,医院以党支部为纽带,推动多部门协同服务。医院创新推出“银龄守护计划”,深化“医院-老邻居护理院”协同服务体系。医院同时还给老邻居护理院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周联系、月巡诊、季评估”工作机制,开通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定期派驻多学科团队开展义诊服务,凸显公立医院公益担当。

2025年3月26日,第一党支部联合医务部、护理部等8名医护人员走进保山老邻居护理院,为老年群体提供疾病诊疗、杵针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并普及慢性病管理知识。在老邻居护理院开设“心理幸福”小课堂,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基层巡诊,多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老邻居护理院开展教授手指操和情绪管理技巧,帮助老人重建社交信心。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提升老人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变化与身体机能衰退,同时促进老人之间的社交互动,营造积极的养老氛围,提升幸福感与归属感。

3月29日,组织老邻居护理院老人到医院开展“春日健康行”活动,让老人们看看医院美好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老人们漫步杜鹃大道赏花畅聊,在欢声笑语中重拾“春游”的童年记忆,将健康促进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服务创新:从治病到防病,深化医防融合

 

保山二院将健康服务从单一诊疗向全周期管理转型。2025年1月,医院成立体重管理门诊。

并创新设立“体重管理移动服务站”,组织专家赴河图、永盛、芒宽等街道、乡的多个村子和九隆、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题授课8场次,服务群众、医务人员400余人,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管理意识和医护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医院以“防病”与“治病”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通过推进“百县工程”建设,建强各类医疗中心,提升医共体内基层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选派 63名医疗骨干下沉基层分院,建立131个基层专家工作站及8个专科联盟。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48个,家庭医生1408人,全区签约445767人,签约率49.42%,履约442705人,履约率99.31%。在西邑,总院派出医疗队于每个街天组团式下沉坐诊帮扶,在西邑分院共开展32次96人次,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医院还成立医共体医防融合中心,以慢病管理中心、肿瘤防治中心为抓手推进医防融合工作。通过举办“全民营养周”、“健康体重管理”等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实现医疗服务从“患者跑”向“医生跑”的转变。

 

 

 

长效机制:互嵌共融促医疗同质化

 

保山二院将巡诊活动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度融合,推动“省级专家下沉—基层能力提升—群众就近受益”的良性循环。依托国家、省级50个落地医院的专家工作站,通过“省—区—乡”三级联动义诊、远程会诊等机制,实现医疗技术同质化发展。医院党委以“支部建在科室”为抓手,打造7个特色党支部品牌,强化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合。

 

 

在保山二院的努力下,一幅幅民族团结与健康惠民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从芒宽村的木棉花下到保山二院杜鹃大道的春日暖阳,保山二院以医疗服务的“走深走实”,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与健康惠民的生动篇章。无论是多学科团队驻点守护“银龄健康”,还是“医防融合”赋能基层,医院始终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用精准服务温暖民心,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供稿|段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