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丨专治各种“骨”灵精怪——今天带您走进骨科

2025-07-13 16:24:47 浏览: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保山市二院骨科成立于2002年,曾在隆阳区率先开展各类骨科新技术、复杂手术。曾获保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参加市、区级医学急救比赛多次获奖,发表各级论文20余篇。科室拥有医护人员26人,目前开放床位43张。在建站专家云南省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徐永清专家团队的指导帮扶下,科室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科室拥有高清电视关节镜,手术显微镜,骨密度仪,电动止血带,骨折、创伤康复等多种设备。主要业务范围为四肢、关节、脊柱外伤及疾病的诊治,运动损伤修复,创面修复及显微外科等。近年在全区率先引入关节内镜技术,在肩、膝、肘关节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上取得较快发展。

 

 

高龄老人腰椎骨折的治疗之路

72岁的李大爷2年前腰椎骨折,当时因畏惧手术治疗,选择卧床养病保守治疗,却不想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2年来,洪爷爷双下肢麻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后选择在我院行手术治疗。

结合影像学资料,在徐永清教授指导下,科室召开病例讨论会,在于家属充分沟通后制定最终手术方案:“后路椎板减压、病椎4级截骨、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此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术后不仅恢复快,患者康复周期大大缩短,钛笼稳定性强,能够有效支持患者的脊椎结构,特殊材料的使用提高了植骨融合的可能性。术后洪爷爷安返病,现已能正常下地行走,双下肢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为2岁宝宝超精细手术再植断指

2岁小鹏玩耍时不慎将右手食指、中指伸入粉碎机,致两指完全断离且无血运。此时距受伤已5小时,接近断指再植6小时的黄金时限。而指尖再植术作为手外科极精细的手术,对仅2岁的小鹏而言难度更高——其指尖末梢血管仅约0.1毫米,比头发丝略粗,肉眼难辨,血管吻合是关键,且术后患儿的疼痛、哭闹等都可能引发血管痉挛,导致手术失败。

情况紧急,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创伤团队与时间赛跑。接诊医生快速响应,骨科、麻醉科、手术室高效协同,迅速制定方案、完善术前准备,紧急开展指尖离断再植术。团队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历经2小时成功接回断指,恢复血液流通,完成了这场“指尖上的艺术”。术后手指皮色红润,功能恢复良好。

 

 

骨科始终循着“精准诊疗”与“人文关怀”的双轨缓缓前行。从技术攻坚到团队培育,从前沿探索到基层普及,每一步都浸润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健康的守护。未来,这份对骨骼康健的执着,将继续融入日常的诊疗细节,在润物无声中托举更多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学科的温度与深度,伴随每一次骨骼的修复与重生,自然生长。

 

 

供稿|骨科 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