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二院胸外科于2019年7月自原外四科分科启航,并于2023年7月1日独立成科。短短数年,科室已迅速成长为一支专业精干、技术过硬的医疗劲旅,拥有8名医师和10名护士的精锐团队。依托先进设备和丰富临床经验,科室业务涵盖普胸外科及乳腺外科,在肺、乳腺、食管、纵隔良恶性肿瘤,以及胸部外伤、胸壁畸形、手汗症等疾病的诊疗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

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
微创技术引领潮流:随着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胸外科手术步入微创时代。保山市二院胸外科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开展微创技术。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烙断术、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等已成为科室的常规手术。这些技术以微小创口实现精准治疗,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患者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经济负担减轻,大大提高了手术接受度和满意度。

特色技术,精益求精:除了常规的微创手术,科室还积极开展特色技术。静脉麻醉下乳房肿物微创旋切术,是在Mammotome真空辅助乳腺全自动微创旋切技术基础上,采用静脉麻醉方式实施的先进手术方式。手术在超声精准引导下,通过静脉给予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术中处于舒适睡眠状态,全程无痛苦。医生将探针穿刺到指定肿物下方,利用负压和旋切刀分次分层将肿物完整切除并吸出体外。对于乳腺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能在极小损伤下切除病灶,术后几乎不留瘢痕,兼顾治疗效果与美学需求;针对早期乳腺癌可疑病灶,可通过微创旋切活检明确诊断,实现乳腺肿瘤“诊断——治疗”一体化,大幅降低乳腺良性病变的手术创伤,尤其受到对疼痛敏感或恐惧手术患者的认可。

冷冻消融术,为肺结节患者带来新希望:科室引入的肺结节冷冻消融术,为那些因基础疾病较多、难以承受传统手术创伤与风险的肺结节患者带来了福音。手术在CT精准引导下进行,医生操作氩气刀精准穿刺至肿瘤部位,利用氩气将病变组织冷冻至-140℃至-170℃,随后通过氦气恢复温度,在200℃左右的巨大温差下,肿瘤细胞迅速破裂、崩解。整个手术过程顺利,仅留下微小创口,具有精准治疗、安全可控、局部麻醉、微创无痛、治疗彻底、疗效确切、激发免疫、提升机能、微创介入、保护肺功等优势。

多学科协作,共筑患者健康防线
在现代医学中,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已成为提高诊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保山市二院胸外科积极与医院体检中心、超声科、影像科、呼吸科、病理科等科室紧密合作。2022年4月起,胸外科与医院体检中心、超声科、影像科共同成立肺结节、乳腺结节随访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随访小组组长。体检人员查出有肺结节、乳腺结节后,由体检中心汇总数据到胸外科,科室医生对影像图像进行分析后,对“高危结节”体检人员进行电话随访,并邀请专家工作站建站专家到院会诊并手术治疗 。对于肺结节患者,呼吸科在初步筛查后,若考虑恶性可能大,会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动机制,联合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进行会诊,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有效避免了漏诊误诊,为患者争取了最佳治疗时机。
关注患者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服务
胸外科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疾病治疗,还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对于因胸廓畸形感到自卑的特殊青少年,科室专门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在术后康复阶段,科室的康复团队会为患者提供呼吸训练和运动计划等康复指导,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胸外科医护人员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
展望未来,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打造肺、食管、纵隔及胸壁亚专科,以微创化治疗为基石,对胸外科疾病开展综合治疗模式。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医院建成“一流区域医疗中心”贡献力量,在胸外科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广大患者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建站专家

聂建云
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
云南省肿瘤医院 副院长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突”)津贴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 青年理事
中国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云南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乳腺癌临床诊治、教学及基础研究工作25年,擅长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诊治乳腺疾病患者10万余人次,带领团队完成乳腺癌手术4000余例。多次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法国、韩国、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做学术报告。
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际合作课题、省级部级课题及厅局级课题20余项。课题分别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2部,参编医学专著7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参与中国《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及相关共识的制定及编撰。
教学: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2人。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留学生等的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优胜奖、“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省级优秀毕业生”、“三育人优秀教师”。


李高峰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省委联系专家、云岭名医 、教学名师
学术任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委员、全国肺癌MDT专家委员会成员、云南省转化医学学会会长、云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兼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研究方向:胸部肿瘤基础研究及以微创外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云南省应用基础及重点项目4项 ,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9部 ,研究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项。


李定彪
昆明市延安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人才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
昆明市肺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云南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胸壁外科联盟副主席
云南地区胸壁外科联盟主席
抗癌学会云南胸部肿瘤微创治疗副主任委员
抗癌协会云南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云南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云南分会常委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云南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国预防医疗协会云南肺癌分会常委

本院专家

罗飞鹏
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整形微创学组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委员
保山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专业擅长:
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外科疾病的诊治。


供稿|胸外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