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20日,“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第25站云南保山站圆满收官。本次公益行动共为保山及周边地区4000余名群众提供健康义诊服务。

市外患者:跨越山海的“光明之约”
此次义诊中约10%的患者来自保山以外的昆明、楚雄、怒江、临沧、大理等州市。

“之前都是带着孩子往返于上海-昆明进行复查,这次非常幸运在省内就能看到赵培泉医生的专家号,让我们免于奔波,还减轻了经济负担”来自昆明的吴女士说道。

“我们听说赵教授在保山免费看病,马上就从大理赶来了,赵教授非常有耐心,给我们看了病,还留了联系方式,约好了下次复查的时间”来自大理的李大爹说道。

从怒江峡谷到大理坝子,从昆明城区到楚雄山区,这些跨越山川的奔赴与等待,不仅让“光明之约”照进了更多家庭,更以专业与温情打破了地域医疗壁垒,让优质眼科资源真正成为可及可感的民生福祉。
困难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为更好的组织好本次“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在区卫健局、区残联指导下,前期,保山市二院到各乡镇开展针对性的眼疾义诊与筛查活动。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免费治疗。此次前期义诊活动,覆盖全区22个乡镇,共计为2929名患者提供健康义诊服务,为215名患者开展免费手术治疗。本次行动,优先为低保户、残疾人和偏远山区患者提供免费手术。

患者赵大妈:“我患白内障七八年了,眼睛早就看不清东西。这次上海的医生来到家门口了,对我们老百姓很关心,我打心底里感激他们。”

来自潞江镇的傣族老人杨大妈,在术后激动地说:“以前去上海看病要花掉半年积蓄,现在专家到家门口,手术费都给我们免了!”

58岁的瓦房乡农民张大哥,因双眼白内障几乎失明,家中仅靠几亩农田维持生计。术后,他摸着自己的眼睛说:“现在能看清种子的好坏了,今年的收成肯定能多一些!”

术后随访:长效守护的“光明之路”
复明手术并非终点,而是光明生活的起点。保山市二院建立了“术后随访-康复指导-长期关怀”全链条康复体系:术后3-7天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周安排复查与健康咨询服务。针对偏远地区患者,可通过医共体分院远程医疗平台进行远程会诊。

截至目前,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优良率达98.7%,患者满意度达100%。

跨越山海,共赴光明之约。作为“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的第25站,保山站不仅延续了项目20年来累计帮助3794名患者重见光明的公益初心,更以“医疗惠民、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在滇西大地书写了沪滇协作的温暖篇章。每一双重见光明的眼睛,都是对公益精神最好的诠释。我们将继续守护这份光明,让更多人在希望中前行。

供稿|宣传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