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疗丨左腿肿痛了20年,13天“逆转”重获轻松步伐

2025-09-22 00:10:35 浏览: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走两步就像灌了铅,腿上还冒着紫黑的花纹。”74岁的张奶奶这样形容她的左腿。20多年来,反复肿胀、疼痛,最近一下子加重,连上厕所都困难。到我院完善相关检查,抽血检验显示:D-二聚体显著升高;双侧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先测试:左下肢深静脉被血栓“堵”住,髂静脉还有严重狭窄,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我院医学影像科介入团队经过充分研究论证,为张奶奶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给张奶奶做了一台“一站式”微创手术

术前:超声先定位穿刺点,尽量减少创伤和误差。

术中: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时引导下,明确血栓分布后,序贯行尿激酶溶栓、机械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重建血流通道,同时放置临时滤器为她“护航”。全程可视、环环相扣。术后,张奶奶安返病房。

术后:第13天顺利取出滤器,张奶奶的下肢水肿明显消退,疼痛消失,步行出院。

 

小链接:

很多人把慢性下肢肿胀当成“老毛病”、忍一忍就好,但它常常是静脉血栓或回流受阻的信号。拖得越久,血栓越陈旧、越难清;一旦脱落进入肺部,就可能是要命的肺栓塞。及时就医、尽早介入,能把风险扼在萌芽里。

 

什么是DSA?一句话告诉您

把它想象成血管里的“高清导航”。DSA能把体内血管的走向、堵点、侧支循环都动态清晰地呈现出来,医生在它的引导下,通过针孔大小的通道完成微创操作,精准到位、见效更快。相比“大开刀”,DSA介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已成为许多血管病治疗的金标准。

 

DSA介入优势

微创:只有针孔大小的切口,尽量减少组织损伤。

高效:一次手术解决堵、窄、闭等多个问题。

精准安全:在“高清导航”下操作,尽量避免误伤。

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

哪些情况需 DSA 介入?

下肢深静脉血栓:单腿突然肿、痛、发紫、发紧,按压有痛感,走路像绑了沙袋。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May-Thurner):多见左腿,总是反复肿胀、酸胀,久站久坐加重。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怕冷、麻木、走一会儿就得停(“间歇性跛行”)。

肺栓塞的预防与治疗:血栓高风险人群、已发生DVT者。

其他方面:肿瘤或外伤导致的血管损伤、活动性出血等。

温馨提示

血管像生命的河流,通则不痛、畅则无恙。DSA介入用“小创口”解决“大问题”,给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下肢肿痛、发紫、跛行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早诊早治,别给血栓留下可乘之机。

供稿|医学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