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力量丨技术赋能精准诊疗,筑牢代谢健康防线

2025-10-06 15:03:48 浏览: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人体精密的生理系统中,内分泌代谢系统如同 “生命调节器”,一旦失衡,便可能引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病症。诊疗水平的突破,始终依赖核心技术的革新。保山市二院内分泌代谢科以专业技术为基石,为患者的代谢健康筑起坚实守护屏障。

 

 

 

 

糖尿病全周期管理:

构建“筛查-诊疗-教育-随访”四维闭环

 

针对糖尿病诊疗的全流程需求,科室创新建立“筛查-诊疗-教育-随访”四维管理模式,用多维度技术覆盖患者从风险预警到长期康复的每一环。

并发症早筛:双仪联动,捕捉“无症状病变”

动脉硬化检测仪通过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无需穿刺即可量化血管硬化程度,提前捕捉无症状期的血管病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仪则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客观评估手段—当患者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时,可精准定位神经损伤部位与程度,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

血糖监测:24小时“动态录像机”,告别指尖采血局限

传统指尖采血需一日多次,且难以完整呈现血糖波动规律。科室引入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过植入皮下的微小传感器,每5分钟自动记录1次血糖值,24小时不间断绘制完整血糖波动曲线,让血糖变化“可视化”,为诊疗方案调整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智能控糖:胰岛素泵模拟 “生理胰腺”,减少注射痛苦

针对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科室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技术—这台小巧的设备可实现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规律,既能快速平稳控制血糖,又能显著减少每日多次注射的痛苦,有效延缓并发症进展。

治疗革新:胰岛素周制剂“一周一针”,减负长效控糖

科室密切追踪全球内分泌领域药物研发前沿,率先引入并应用新型胰岛素周制剂。一次注射药效可持续7天,大幅减少患者注射频率,将长期血糖管理从“每日坚持”简化为“每周一次”,极大减轻治疗负担,提升患者依从性。

并发症攻坚:专业伤口造口护理,破解糖尿病足难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科室组建专属伤口造口护理团队,配备先进清创设备与专业敷料,为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及造口患者提供“换药-康复-预防复发”的全程指导与治疗:

38岁的患者王某,因糖尿病伴足部皮肤感染入院,入院时空腹血糖达15.5mmol/L。科室立即启动降糖、抗感染治疗,同步开展专业伤口换药干预,最终患者病情平稳出院,成功规避感染加重风险。

服务延伸:物联网护士上门,实现“医院-家庭”一体化

依托互联网技术,科室推出“护士上门服务”:患者通过手机即可预约,专业护士携带便携设备上门提供伤口换药、导尿、留置胃管等护理服务,打破医院围墙,让长期康复患者在家就能享受规范医疗护理,真正实现“医院-家庭”无缝衔接的健康管理。

58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伴双下肢麻木入院。科室当日即启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提示中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仪(提示中度周围神经病变),24小时内完成并发症精准评估;同步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捕捉波动规律,启动胰岛素泵并动态调整参数,5天实现全天血糖达标,同步开展病变药物干预,最终仅住院6天康复出院—较传统诊疗模式的10-14天住院周期大幅缩短,既提升疗效,又减轻患者经济与时间负担。

 

 

甲状腺结节微创消融:无痕治疗,高效康复

 

 

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科室联合彩超室开展射频微创消融技术:先精准评估结节功能,再通过射频能量实现结节靶向消融,无需传统手术切口,避免术后疤痕与甲状腺功能损伤,实现“当日住院、次日复工”的高效康复模式,兼顾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专科激素功能试验:

为复杂病症提供“诊断金标准”

 

 

科室独立开展多项内分泌专科核心试验,为库欣综合征、垂体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尿崩症、生长激素缺乏症、嗜铬细胞瘤等复杂病症提供快捷专业的诊断依据,包括:

★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低血糖兴奋试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禁水加压试验

以卡托普利试验为例,科室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患者取坐位或站位1小时后采血(检测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Ⅰ),服用50mg卡托普利后,分别于1小时、2小时再次采血,确保试验结果精准可靠。

 

 

未来,保山市二院将持续聚焦内分泌代谢领域技术前沿,不断引入更精准、更便捷的诊疗手段,以专业力量破解代谢疾病诊疗难题,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科学守护下,拥有平稳、健康的代谢状态。

 

 

供稿|内分泌代谢科